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知识
  • 休闲
  • 焦点
  • 综合
  • 热点
  • 时尚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焦点 > 学者对谈如何理解国史书写的“温情与敬意”

    学者对谈如何理解国史书写的“温情与敬意”

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3 03:01:16 来源:绿肥红瘦网 作者:知识

     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(记者 应妮)“国史书写的学者写‘温情与敬意’——钱穆《国史大纲》(简体字版)新书分享会”日前在京举办。在钱穆关门弟子辛意云教授和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东杰看来,对谈“温情与敬意”是何理以开阔的心胸看待历史,在理解自身文化的解国敬意基础上,实现与不同视角的史书理性对话。

    钱穆《国史大纲》(简体字版)新书分享会现场。温情 商务印书馆供图

      《国史大纲》诞生于抗战最艰难的学者写岁月,彼时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辗转至云南西南联大任教。对谈在民族危亡的何理紧迫感与使命感的驱使下,钱先生利用授课之余,解国敬意于1938年5月至1939年完成此书,史书并于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。温情《国史大纲》首版出版85年后的学者写今天,适逢钱穆诞辰130周年,对谈商务印书馆推出简体横排版。何理

      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经典研究的辛意云教授提到,钱先生在教授“中国史学名著”“先秦思想”等课程时,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“以人为本”的精神特质,并教学生评价文化应从“特点”而非“优缺点”出发,各文化都是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的独特创造,读书人对此应怀有宽广的心胸。

      在谈到钱穆撰写及讲授《国史大纲》的经历时,辛意云表示,在抗战极端艰苦的环境下,先生以笔为刃,通过梳理中华数千年文明脉络,唤醒民族自信与抗战士气,不少读者受此书影响投笔从戎。他还分享了钱先生晚年在台北素书楼的教学点滴,先生眼睛虽已不便,仍坚持在家授课,且对学生关怀备至。

     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东杰认为,《国史大纲》以凝练的篇幅精准把握了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点,将政治、社会、学术等维度融入文化精神与家国关怀之中,其分量无可替代。他指出,《国史大纲》根本的关怀在于“人”,探讨的是活生生的、历史中的人。它不仅是一部提供专业灵感源泉的史学巨著,更是一部蕴含了天地境界的“大书”。从这部书中可感受到,钱先生是一位“至情至性”的大家,是一个有温度、胸襟开阔的儒者形象。

      围绕《国史大纲》中引发广泛讨论的“温情与敬意”历史观,两位学者也展开深入探讨。王东杰表示,不少人将“温情与敬意”误解为放弃客观,但事实上,钱穆这一主张是一种“了解之同情”的研究方法,“温情与敬意”和所谓历史学的客观性并不矛盾。在他看来,“温情与敬意”并非盲目赞美,而是先理解历史情境与前人处境,再进行理性审视。

      辛意云认为,“温情”是带着同理心的体会,而非单纯的主观偏好;“敬意”则是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,而非盲从。他提到,钱穆先生曾教导学生,看待自身文化应先建立情感联结,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反思,这种“先理解再评判”的态度,既能避免对传统的全盘否定,也能防止盲目复古,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历史认知方式。

      本次分享会由商务印书馆与先知书店联合主办。(完)

    • 上一篇:台胞大陆扎根“地摊经济” 于细微处感受融合发展
    • 下一篇:邱进益吁民进党重视维系两岸往来的政治基础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无声处花开 听障舞者脚尖“听”见世界
      • (侨乡新貌)香料搭桥 海内外客商广西玉林觅商机
      • 名家经典汇聚2025年度优秀京剧保留剧目展演
      • 京腔诉旧事童眸见山河 北京曲剧《城南旧事》首演
      • 学者对谈如何理解国史书写的“温情与敬意”
      • 文化观察:画家吴山明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?
      • “亲情中华·豫侨同缘”文艺演出在悉尼举行
      • 文化观察:画家吴山明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?
      • 国务院台办:民进党当局欺骗舆论 欺骗民众
      • (投资中国)TEL显示事业全球总经理:以技术创新深耕中国市场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火车票最低4折!1300余趟列车淡季打折
      • 【民生调查局】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 消费者买旧不买新?
      • 中新网评:假洋膏药年销过亿元,平台监管不能失灵
      • 第一届“中华杯”泰南乒乓球比赛成功举办
      • (粤港澳全运会)“中华体育精神颂”十五运站中国体育文化展启幕
      • 小贷业加速瘦身 机构量缩减近半
      • 西安首次集中发现战国积石墓
      • 《蔡元培全集》《反思无人机》等入选2025商务印书馆年度双十佳图书
      • 国内外代表共商水果产业发展新机遇 广西水果圈粉外商
      • 名家经典汇聚2025年度优秀京剧保留剧目展演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学者对谈如何理解国史书写的“温情与敬意”,绿肥红瘦网   苏ICP备13038730号 sitemap